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常识是人类的守护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历史沿革

含山秦时为历阳县地,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历阳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淮南国除,历阳仍属九江郡。武帝置十三州时,改九江郡为扬州,历阳属扬州。后汉因之。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改历阳县为明义县。

三国时,历阳属吴。

西晋时期,历阳先属扬州淮南郡,永兴元年(公元304),属新设历阳郡。东晋大兴二年(319),分历阳县境西部侨置龙亢县,县治在今县南40里,相传即今杨府城村,属扬州历阳郡。

南北朝时期,宋永初二年(421),龙亢属南豫州历阳郡,元嘉七年(430),属豫州历阳郡。大明三年(459),属南豫州历阳郡。齐建元二年(480),属豫州历阳郡。永明二年(484),属南豫州历阳郡。梁太清二年(548),侯景破历阳,江北之地尽属东魏。北齐天保六年(555),齐、梁通和,遂改历阳为和州,龙亢归和州。陈宣帝末,北周尽取江北之地,将龙亢县地并入历阳县,至此龙亢县废。

隋开皇十三年(593),历阳县属和州。大业三年(607),历阳县属历阳郡。

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武德八年(625),含山县废,并入历阳县。长安四年(704),在原含山县境置武寿县,属淮南道和州。神龙元年(705),复名含山县,领属关系未变。自此含山县名沿用至今。

唐天宝元年(742),和州改为历阳郡,含山属淮南道历阳郡。乾元元年(758),历阳郡再改为和州,含山属淮南节度使和州。贞元十六年(800),属舒庐滁和都团练使和州。天祐元年(904),属淮南节度使和州。五代十国时期,含山初属吴、南唐,后属后周,均隶和州。

两宋时期,含山属淮南西路和州防御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含山属淮西总管府和州镇守万户。至元十四年,属庐州路总管府和州安抚司。至元十五年,属和州路。至元二十八年,和州路降为和州,属庐州路和州。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含山县废,县南部分入无为州,余并入和州,属南京庐州府。

明洪武七年(1374),属南京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复置含山县,属京师直隶和州。

清顺治二年(1645),含山属江南左布政使司直隶和州。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布政使司直隶和州。

民国元年(1912),废道、府、州,含山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至17年,属安庆道。

民国18年至37年,先后属安徽省第八、第五、第九视察区和行政专员督察区。

民国27年,日军侵占含山县城,国民党政府转移谢集乡农村。次年4月3日迁回县城。

民国30年7月,县城再度沦陷,县城北迁仙踪镇。

民国34年7月17日县城光复,8月2日,县城由仙踪镇迁回县城。

民国29年,日伪于含南运漕镇另立含山县政府,民国31年迁铜城闸镇。

民国31年,由共产党领导在福山、陶家厂一带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和含行政办事处,属皖中行署,后改属皖江行署。

民国32年秋冬,成立含巢行政督导处,后改为含巢行政办事处(为县级政权),驻福山乡,属和含专员公署,直至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属江淮解放区第五专区。同年6月,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1月30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

1958年12月15日,含山县、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属马鞍山市,县治设历阳镇。

1959年4月和含县属芜湖专区。

1959年6月1日,含山、和县分开,各还原建制。

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属巢湖专区(后专区改为地区、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销巢湖地区设地级巢湖市,属地级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级巢湖市区域调整,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

相关参考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的历史沿革

1949年7月,设城区,辖环峰镇及梅山、十字、七里等乡镇。1956年并区并乡,环峰区辖七里乡、十字乡、三官乡、梅山乡、张公乡等5个乡,环峰镇为县直辖镇。1958年11月,张公、梅山、三官、七里、褒山、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的历史沿革

1949年7月,设城区,辖环峰镇及梅山、十字、七里等乡镇。1956年并区并乡,环峰区辖七里乡、十字乡、三官乡、梅山乡、张公乡等5个乡,环峰镇为县直辖镇。1958年11月,张公、梅山、三官、七里、褒山、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的历史沿革

解放前铜闸是个贫穷落后的水乡小镇,有“闲眼铜城闸、睁眼倒塌塌”之说,仅有800米长、2米宽三块青石路面的一条直筒街,全街只有三家米行、七家店铺、两个中药店(代看病),房屋低矮,生意箫条,人民生活水平低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的历史沿革

解放前铜闸是个贫穷落后的水乡小镇,有“闲眼铜城闸、睁眼倒塌塌”之说,仅有800米长、2米宽三块青石路面的一条直筒街,全街只有三家米行、七家店铺、两个中药店(代看病),房屋低矮,生意箫条,人民生活水平低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历史沿革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据《尚书》、《禹贡》、《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战国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秦嬴政元年(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历史沿革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据《尚书》、《禹贡》、《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战国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秦嬴政元年(

安徽省马鞍山市香泉镇的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香泉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龙心、孙堡、和平、长岗、新建、工农、伍庙、白云、水府、红旗、龙泉、香泉、龙山一、龙山二、龙山三、区联、七联、七塘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的历史沿革

1956年置姥桥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8年改设镇。1996年,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姥桥、夏祖、马伏、油坊、黄蒲、乔山、菱湖、陈华、陈何、义和、张扬、六梁、隐驾、东江、邓周、六联、姥

安徽省马鞍山市香泉镇的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香泉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龙心、孙堡、和平、长岗、新建、工农、伍庙、白云、水府、红旗、龙泉、香泉、龙山一、龙山二、龙山三、区联、七联、七塘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的历史沿革

1956年置姥桥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8年改设镇。1996年,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姥桥、夏祖、马伏、油坊、黄蒲、乔山、菱湖、陈华、陈何、义和、张扬、六梁、隐驾、东江、邓周、六联、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