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行省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的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夏,属扬州之域。
商,属扬州之域。
周,置桐国,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
秦,为舒县,隶九江郡。
西汉,初为枞阳县,隶庐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改称舒县。
东汉,属舒和龙舒侯国,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
晋,属舒县,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道,又隶晋熙郡。
南北朝,宋初为舒县,隶庐江郡;后为阴安县、吕亭左县,隶晋熙郡。齐,属晋熙郡阴安县,庐江郡舒县、吕亭左县(建元二年割晋熙属)。梁、陈,为枞阳郡枞阳县。
隋,初为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
唐,初仍为同安县,属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
宋,北宋初年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属淮南西路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属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属安庆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属江淮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三年属河南江北行省安庆路。
明,初属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属安庆府,直隶南京。
清,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安庆府。
民国元年(1912)直隶安徽省,民国3年属安徽省安庆道,民国17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1952年改属安徽省安庆行政区,1968年始隶安徽省安庆地区。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桐城撤县设市。
相关参考
安徽省安庆市辖县,安徽水稻重点产区,教育、文化发达之乡。位于省境中南部,长江北岸。面积1664平方公里,人口75.86万。县府驻城关镇。古称桐子国,隋设同安县,唐改桐城县。县境西北部为大别山余脉,最高
安徽省安庆市辖县,安徽水稻重点产区,教育、文化发达之乡。位于省境中南部,长江北岸。面积1664平方公里,人口75.86万。县府驻城关镇。古称桐子国,隋设同安县,唐改桐城县。县境西北部为大别山余脉,最高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
安徽省辖市,新兴石油加工与化学工业城市,长江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辖3区及桐城、太湖、望江、宿松、怀宁、潜山、枞阳、岳西8县。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人口567.04万。
安徽省辖市,新兴石油加工与化学工业城市,长江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辖3区及桐城、太湖、望江、宿松、怀宁、潜山、枞阳、岳西8县。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人口567.04万。
安庆市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
安庆市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
位于东经116.9°,北纬31.0°,在安徽省合肥市南。春秋时为桐国。唐置桐城县。据《太干寰宇记》:桐城县“取桐乡为名。”1996 年设市。
位于东经116.9°,北纬31.0°,在安徽省合肥市南。春秋时为桐国。唐置桐城县。据《太干寰宇记》:桐城县“取桐乡为名。”1996 年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