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公元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的历史沿革
宿松县古代
宿松县古称松兹侯国,始建于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宿松县并沿用至今,距今约2200年历史。
公元前164年(文帝十六年)建县,公元5年(汉平帝元始五年)称松滋县(王莽时一度改松滋为诵善),三国时魏又在此设置安丰国,公元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设松滋郡,梁武帝天监初称高塘郡。东晋咸康3年(公元337年)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宿松县)流民避兵乱到孱陵(今公安县)乐乡(原高成县-东汉建武6年-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但设乐乡督治)侨置松滋县(今湖北松滋市),而原松滋县改名为宿松县,“宿”通“夙”为素有之意,宿松是旧有松滋之意。
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始称宿松县,一直沿用。(坊间传言:唐至德二年(公元757),李白应闾丘县令之邀来此避难养病,二人在河西山饮酒赋诗,其中就有“我且欲眠卿且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千古名句,李白醉后就在河西山的一棵古松下卧歇一晚,从此松滋县改名为宿松县。)
宿松,即为旧松滋之义。唐、宋、明、清初,隶属几经变更,至1645年(清顺治二年)正式属江南布政司安庆府。
宿松县近现代
1912年(民国元年)直属安徽省,1914年属安庆道,1928年废道又直属省,1932年10月至建国前属第一专区。建国后隶属安庆地区、安庆市。宿松县是革命老区,宿松人民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
2011年,宿松被确立为安徽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县。
相关参考
安徽省辖市,新兴石油加工与化学工业城市,长江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辖3区及桐城、太湖、望江、宿松、怀宁、潜山、枞阳、岳西8县。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人口567.04万。
安徽省辖市,新兴石油加工与化学工业城市,长江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辖3区及桐城、太湖、望江、宿松、怀宁、潜山、枞阳、岳西8县。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人口567.04万。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
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夏,属扬州之域。商,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属吴
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夏,属扬州之域。商,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属吴
梅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周王朝封皖国以来,历代郡、州、府、县治多设在这里,梅城自古就是兵家争夺之地。因梅城曾是古皖国的都城,安徽省简称“皖”源于此。这里民风淳朴,先民酷爱种梅,梅花满城,取名“梅城
梅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周王朝封皖国以来,历代郡、州、府、县治多设在这里,梅城自古就是兵家争夺之地。因梅城曾是古皖国的都城,安徽省简称“皖”源于此。这里民风淳朴,先民酷爱种梅,梅花满城,取名“梅城
宿松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汉高祖四年(公元前184年),设松兹侯国,隶属庐江郡,始有行政建制。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建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称松滋县(王莽时一度改松滋为诵善),晋成帝咸
宿松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汉高祖四年(公元前184年),设松兹侯国,隶属庐江郡,始有行政建制。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建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称松滋县(王莽时一度改松滋为诵善),晋成帝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