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济市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元年

篇首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省永济市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省永济市的历史沿革

永济古称蒲坂,上古唐虞时代为虞舜建都之地。

商属缶邦,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建蒲反县,属河东郡。新莽改为蒲城县,属兆阳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蒲城为蒲坂县,属河东郡。

北魏神麚元年(428年)置雍州。延和元年(432年)改为泰州,属泰州河东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泰州为蒲州,属蒲州河东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十六年(596年)别置河东县,属蒲州。大业二年(606年)省蒲坂县入河东县,次年改州为郡,属河东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郡为州。开元八年(720年)置中都,属河中府,同年,复属蒲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属河东郡。乾元二年(759年)复属河中府。宝应元年(762年)复为中都。元和二年(807年)罢中都,复河中府治。

金天会六年(1128年)降河中府为蒲州,河东县属蒲州。天德元年(1149年)升蒲州为河中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河中府为蒲州,省河东县,直隶于州,属平阳府。

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州为府,置永济县,属蒲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制,直属山西省辖。

民国3年(1914年)省下设道,属河东道。

民国16年(1927年)撤道属省。

民国26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区。

民国36年(1947年)4月25日解放,9月同虞乡县合并,称永虞县。先后属太岳区第三专署,晋绥区临汾工委第十一分区,陕甘宁边区晋南行署运城分区,山西省晋南专区。

民国38年(1949年)9月属山西省运城专区。

1950年4月25日,永虞分治,复设永济县,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永济、临猗、解虞、安邑四县合并为郓城县。

1961年分运城县,复置永济县,原虞乡县划归永济县。

1970年属运城专区。

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济撤县设市,属运城地区。

相关参考

山西 永济城东街道的历史沿革

永济市城东街道始建于1994年12月,设在舜都大道南端,1997年迁至银杏东街,辖5个行政村(即原郭李乡的马铺头、赵坊、原城关镇的四冯、孙李、榆林)。2001年4月,永济市撤并乡镇,将郭李乡合并到城东

山西 永济城东街道的历史沿革

永济市城东街道始建于1994年12月,设在舜都大道南端,1997年迁至银杏东街,辖5个行政村(即原郭李乡的马铺头、赵坊、原城关镇的四冯、孙李、榆林)。2001年4月,永济市撤并乡镇,将郭李乡合并到城东

永济市的历史沿革

永济市古称蒲坂,相传为舜帝之都。战国时属于魏国,称蒲邑。秦置蒲坂县,王莽时改蒲城。东汉复名蒲坂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蒲坂县置河东县,大业二年(606年)省蒲坂入河东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

永济市的历史沿革

永济市古称蒲坂,相传为舜帝之都。战国时属于魏国,称蒲邑。秦置蒲坂县,王莽时改蒲城。东汉复名蒲坂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蒲坂县置河东县,大业二年(606年)省蒲坂入河东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

永济市(Yongji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0.4°,北纬34.8°,在山西省西南部。西汉置蒲反县,东汉改为蒲坂县。隋置河东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永济县。以西北南三面濒黄河,为水陆要津,永济,寓意恒久通渡。1994年设市。

永济市(Yongji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0.4°,北纬34.8°,在山西省西南部。西汉置蒲反县,东汉改为蒲坂县。隋置河东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永济县。以西北南三面濒黄河,为水陆要津,永济,寓意恒久通渡。1994年设市。

永济县(YongjiXian)

山西省运城地区辖县,山西重要棉麦产地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邻接陕西省。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35.4万。县府驻城关镇。永济古为虞舜都,秦为蒲反县,东汉改名蒲坂县。隋为河东县,清置永济县,属蒲州府,

永济县(YongjiXian)

山西省运城地区辖县,山西重要棉麦产地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邻接陕西省。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35.4万。县府驻城关镇。永济古为虞舜都,秦为蒲反县,东汉改名蒲坂县。隋为河东县,清置永济县,属蒲州府,

北通涿郡的永济渠

北通涿郡的永济渠。在隋朝,今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北省大部,是又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这个区域当时有户200多万,在全国900多万户中,几乎占了1/4。隋朝推行租庸调制,按户、丁征收粟

北通涿郡的永济渠

北通涿郡的永济渠。在隋朝,今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北省大部,是又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这个区域当时有户200多万,在全国900多万户中,几乎占了1/4。隋朝推行租庸调制,按户、丁征收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