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蒲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蒲县的历史沿革
相传唐尧时期,尧的老师蒲伊子曾隐居于此,县名由此而来,古有蒲国、蒲阳、蒲子之称。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石城县(县治今黑龙关村)。北周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年)废郡为蒲子县(县治今古县村)。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蒲川县(县治在今城关)。隋大业元(605年),改蒲川县为蒲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改为昌州。唐贞观六年(632年),废昌州,复置蒲县。
五代时期,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属。
金兴定五年(1221年)正月,蒲县升为蒲州。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县,并入隰川县(今隰县),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复置蒲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隶山西省平阳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隶山西省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改隶吉州。清雍正九年(1731年),又归隶隰州。
民国元年(1912年),蒲县属山西省直领。
民国四年,归隶山西省河东道。
民国二十六年,隶山西省第六行政区。
民国二十七年,隶山西省第七行政区。
民国二十九年,蒲县升中心县,隶山西省第十三行政区。
民国三十四年,改隶山西省第十行政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蒲县第一次解放,隶晋绥边区吕梁分区第九专区。
民国三十八年,改隶晋西南行政区隰县专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隶晋南专区。1951,改隶临汾专区。
1954年,改隶晋南专区。
1958年10月,蒲县并入吕梁县。
1959年10月,复置蒲县。2000年11月1日临汾撤地设市,隶临汾市。
相关参考
相传唐尧时期,尧的老师蒲伊子曾隐居于此,县名由此而来,古有蒲国、蒲阳、蒲子之称。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石城县(县治今黑龙关村)。北周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年)废郡为蒲子县(县治今古县村
相传唐尧时期,尧的老师蒲伊子曾隐居于此,县名由此而来,古有蒲国、蒲阳、蒲子之称。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石城县(县治今黑龙关村)。北周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年)废郡为蒲子县(县治今古县村
位于东经111.1°,北纬36.4°,在山西省西南部。古称蒲子国,因唐武帝尧时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名。隋代称蒲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
位于东经111.1°,北纬36.4°,在山西省西南部。古称蒲子国,因唐武帝尧时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名。隋代称蒲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
汾西县位置境域汾西县位于临汾市北部,吕梁山东南麓,北连吕梁市交口县、晋中市灵石县,南接洪洞县,西依姑射山与隰县、蒲县接壤,东邻汾河与霍州相望。全县国土面积880平方公里。汾西县汾西县地质汾西县地处吕梁
汾西县位置境域汾西县位于临汾市北部,吕梁山东南麓,北连吕梁市交口县、晋中市灵石县,南接洪洞县,西依姑射山与隰县、蒲县接壤,东邻汾河与霍州相望。全县国土面积880平方公里。汾西县汾西县地质汾西县地处吕梁
夏为观户国。周为武王少弟康叔封地。春秋先后为卫、齐、晋地。战国为魏国都城。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建棘蒲县于魏域。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魏县,属魏郡。三国属魏州魏郡。西晋属司州魏郡。北
夏为观户国。周为武王少弟康叔封地。春秋先后为卫、齐、晋地。战国为魏国都城。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建棘蒲县于魏域。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魏县,属魏郡。三国属魏州魏郡。西晋属司州魏郡。北
柏山东岳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城东2.5公里柏山山巅。庙创建年代不详,据《蒲州县志》和庙内碑石记载,自唐贞观以来,此庙屡加修建,宋、金时期庙貌已有相当规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地震毁坏,延祐
柏山东岳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城东2.5公里柏山山巅。庙创建年代不详,据《蒲州县志》和庙内碑石记载,自唐贞观以来,此庙屡加修建,宋、金时期庙貌已有相当规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地震毁坏,延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