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勃利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北勃利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北勃利县的历史沿革
勃利县以境内勃利河得名。勃利,满语,“幸福、吉祥”之意。清代属三姓副都统管辖。唐代曾在黑水府下设置勃利州,辽代属生女真五国部,据考证唐代的勃利州是辽代五国部之一的剖阿里部,应在今苏联伯力一带。清初为和屯噶珊之地。三姓地方分为荒里、荒外,此地当时属荒外地。光绪三十三年拟设县治,未实现。
民国三年,派官吏实地勘查后,将依兰县东南地带析出,于四站置设治局。
民国六年,改设治局为勃利县,属吉林省依兰道管辖。
民国十八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废除道制,
县归省直接管辖,勃利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
康德元年十二月,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勃利县由吉林省划归三江省管辖。
康德六年六月,将该县西部地区划归林口县。
康德十年十月,设置东满总省和兴安总省,与此同时又将勃利县由三江省划归东满总省所辖。
民国三十四年,东北光复。
民国三十六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勃利县划属合江省管辖。全国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勃利县隶属于黑龙江省。
1970年,由勃利县析置七台河市。
1909年6月2日,吉林巡抚等奏准,拟于依兰府东境增设勃利县,列为“暂行缓设”之列。
1917年5月10日批准,设置勃利县。设治委员于同年9月16日启用关防,县址设于大四站,定为三等县,隶属依兰道。
1919年秋迁至大碾子河镇老街基。
1929年2月,废除道制,由吉林省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
1934年12月划归三江省管辖。
1939年6月,将南境之林口村、古城镇、龙爪村和青山村划出,设置林口县。
1943年10月,划归东满总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
1947年2月,合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依兰县东南部双河地区划出,设置双河县,县政府驻双河镇,隶属合江省管辖。
1948年5月,撤销双河县,并入勃利县。
1949年5月,撤销合江省,改隶松江省。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划归合江专区管辖。
1957年1月22日,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原鸡西县的兴农、平安河和哈达砬子3个乡划归勃利县管辖。
1965年1月1日,将兴农公社划归鸡东县管辖。同年2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七台河镇划出,设立七台河特区。隶属合江专区。
1966年2月,将密山县境内国营兴北农场划归勃利县管辖。同年9月,将茄子河、中心河两个公社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
1983年10月,将勃利县划归七台河市领导。
相关参考
桃山区,以境内桃山得名。中华民国时期,属勃利县管辖,初隶南乡,后改隶小五站镇。民国十九年(1931年)东北沦陷后,隶属十一甲。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日本侵略者强占民地,设立桃山开拓点。民国三十四年
桃山区,以境内桃山得名。中华民国时期,属勃利县管辖,初隶南乡,后改隶小五站镇。民国十九年(1931年)东北沦陷后,隶属十一甲。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日本侵略者强占民地,设立桃山开拓点。民国三十四年
新兴区一带,中华民国时期,属勃利县管辖,先后隶属小五站保、第三区、小五站镇。东北沦陷后,初隶第十一甲。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强占民地建立七台河开拓点。1941年增设七台河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
新兴区一带,中华民国时期,属勃利县管辖,先后隶属小五站保、第三区、小五站镇。东北沦陷后,初隶第十一甲。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强占民地建立七台河开拓点。1941年增设七台河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上廉水为名设置上廉县(地域包括今平利、镇坪县及岚皋县部分乡镇),系平利县前身,为置县之始,属房州上庸郡。南朝宋初分上廉增设吉阳,不久撤上廉县,辖地并入吉阳,名吉阳县;南朝齐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上廉水为名设置上廉县(地域包括今平利、镇坪县及岚皋县部分乡镇),系平利县前身,为置县之始,属房州上庸郡。南朝宋初分上廉增设吉阳,不久撤上廉县,辖地并入吉阳,名吉阳县;南朝齐
清代,亚河地区辖于依兰府,1911年(清宣统三年)前已有额和沁(今亚东村)、穷棒子沟(今虎山)、二龙山等村屯。民国时期,1918年勃利县建立,亚河地区辖于勃利县西镇,今镇政府一带分为雅柯琴上屯(今亚东
清代,亚河地区辖于依兰府,1911年(清宣统三年)前已有额和沁(今亚东村)、穷棒子沟(今虎山)、二龙山等村屯。民国时期,1918年勃利县建立,亚河地区辖于勃利县西镇,今镇政府一带分为雅柯琴上屯(今亚东
县名由来据史书所载:汉献帝建安18年(公元208年),曹操败于赤壁,华容纳入东吴管理,由于其地“土卑沃、广陂泽”、“地富鱼稻”,且西北境内曾产盐(那时贩盐之利不逊于走私毒品),又有长江水道及洪湖河道运
县名由来据史书所载:汉献帝建安18年(公元208年),曹操败于赤壁,华容纳入东吴管理,由于其地“土卑沃、广陂泽”、“地富鱼稻”,且西北境内曾产盐(那时贩盐之利不逊于走私毒品),又有长江水道及洪湖河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