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桃源地域属楚国洞庭郡(洞庭郡郡治位于今桃源县青林回维乡黄楚村的采菱城遗址)。秦朝时,属黔中郡。
西汉时,为武陵郡临沅县的一部分。
公元50年(东汉建武二十六年),桃源地域从临沅县析出,置沅南县,隶属武陵郡。其县治设于武陵县治西南70里的古城山(今鼎城区长茅岭乡)。
公元106年(汉殇帝延平元年)迁至浔阳坪(今漳江镇浔阳坪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县名均为沅南县。
公元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合临沅、沅南、汉寿三县为武陵县,隶属朗州。
唐、五代时期,今桃源地域均为武陵县的一部分。
公元963年(宋太祖乾德元年),转运使张咏根据朝廷析武陵县之政令,在实地考察之后,建议置桃源县。其理由是:其地有一风景秀丽、道观雄伟的胜地,此胜地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传颂于世而得名桃花源。早在晋代,桃花源的桃源山即建有道观,名桃川宫。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桃源县隶属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0年8月,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改为常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桃源县隶属其下。
1969年,常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被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取代。
1980年撤销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常德行政公署,1988年4月改为常德市,桃源县仍属其治下。
相关参考
湖南省常德市辖县,重要农业县。位于沅江下游,湘西山地到滨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94.91万。县府驻城关镇。汉为临沅县,东汉分置沅南县,隋废入武陵县,宋析置桃源县。明隆庆年间(
湖南省常德市辖县,重要农业县。位于沅江下游,湘西山地到滨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94.91万。县府驻城关镇。汉为临沅县,东汉分置沅南县,隋废入武陵县,宋析置桃源县。明隆庆年间(
湖南省辖市,湘北联系湘西的重要门户,沅江流域物资集散中心,西洞庭湖滨的吞吐港。位于沅江下游近河口段。辖2区及澧县、临澧、桃源、汉寿、安乡、石门6具,面积1.8203万平方公里,人口569.16万;其中
湖南省辖市,湘北联系湘西的重要门户,沅江流域物资集散中心,西洞庭湖滨的吞吐港。位于沅江下游近河口段。辖2区及澧县、临澧、桃源、汉寿、安乡、石门6具,面积1.8203万平方公里,人口569.16万;其中
鼎城区在历史上有过临沅县、监沅县、索县、汉寿县、吴寿县、沅南县、武陵县、常德县等名称,先后隶属于黔中郡、武陵郡、义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嵩州、朗州、武贞军、永顺军、武顺军、武平军、鼎州、常德军、常
鼎城区在历史上有过临沅县、监沅县、索县、汉寿县、吴寿县、沅南县、武陵县、常德县等名称,先后隶属于黔中郡、武陵郡、义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嵩州、朗州、武贞军、永顺军、武顺军、武平军、鼎州、常德军、常
津市居澧水尾闾,素为湘北名埠,九澧门户。到明正德九年(1514年),“津市”始见经传,意谓“傍津设市”。未久,津市成为澧州七镇之一。明嘉靖年间,疏浚虎渡河,荆江南浸,泄于市区东侧六冢口(今小渡口),西
津市居澧水尾闾,素为湘北名埠,九澧门户。到明正德九年(1514年),“津市”始见经传,意谓“傍津设市”。未久,津市成为澧州七镇之一。明嘉靖年间,疏浚虎渡河,荆江南浸,泄于市区东侧六冢口(今小渡口),西
县境,战国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西汉为武陵郡索县地。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治所今鼎城区断港头。三国吴,汉寿县改为吴寿县。赤乌十一年(248),析吴寿县置
县境,战国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西汉为武陵郡索县地。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治所今鼎城区断港头。三国吴,汉寿县改为吴寿县。赤乌十一年(248),析吴寿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