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介休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介休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介休的历史沿革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718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514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秦代因此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578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明代属山西布政使司汾州。

清代属山西省汾州府。

民国26年(1937年)介休县成立抗日县政府,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

民国30年(1941年)属太岳专属。

民国37年(1948年)介休解放后,属晋中区三专属。

1949年2月属太原市三专属,同年9月,属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8月属榆次专署。

1958年属晋中专署。

1992年2月10日,国务院批准介休撤县设市,仍隶属于晋中行署。

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县级介休市改由山西省直辖、地级晋中市代管。

(图册《介休风貌》中部分图片来源:

相关参考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义安镇的历史沿革

据传,义安村原名凤凰村,后据某巨户堂名“义安堂”改称“义安”(旧行政区划曾一度称“义安镇”。)1956年称义安乡,1958年称义安公社(初期称火箭公社),1959年从中分出北辛武公社,1962年又分出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义安镇的历史沿革

据传,义安村原名凤凰村,后据某巨户堂名“义安堂”改称“义安”(旧行政区划曾一度称“义安镇”。)1956年称义安乡,1958年称义安公社(初期称火箭公社),1959年从中分出北辛武公社,1962年又分出

介休县(JiexiuXian)

山西省晋中地区辖县,山西中西部交通枢纽。  位于省境中部,太原盆地南缘。面积736平方公里,人口31.5万。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休县,晋称介休县,因春秋时介子推隐居于县境的绵山,故名,沿称至今。交通除

介休县(JiexiuXian)

山西省晋中地区辖县,山西中西部交通枢纽。  位于省境中部,太原盆地南缘。面积736平方公里,人口31.5万。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休县,晋称介休县,因春秋时介子推隐居于县境的绵山,故名,沿称至今。交通除

介休后土庙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休后土庙介休后土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庙底街。始建年代无考,据明正德十四年重建碑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皆重修之。可见后土庙之创建

介休后土庙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休后土庙介休后土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庙底街。始建年代无考,据明正德十四年重建碑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皆重修之。可见后土庙之创建

介休五岳庙的简单介绍

介休五岳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城内东大街草市巷。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是一处建筑宏伟的道教古建筑群。庙坐北朝南,总面积为2158平方米。现存建筑有临街影壁、八字影壁、山门、戏楼、钟

介休五岳庙的简单介绍

介休五岳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城内东大街草市巷。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是一处建筑宏伟的道教古建筑群。庙坐北朝南,总面积为2158平方米。现存建筑有临街影壁、八字影壁、山门、戏楼、钟

介休市(Jiexiu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1.9°,北纬37.0°,在山西省中部,同蒲铁路线上。介休因介山而得名。介山即绵山。春秋时,介子推隐居此山,后人嘉美他的行谊,称绵山为介山。秦因置介休县。休是美的意思,表示对介子推的景仰。

介休市(Jiexiu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1.9°,北纬37.0°,在山西省中部,同蒲铁路线上。介休因介山而得名。介山即绵山。春秋时,介子推隐居此山,后人嘉美他的行谊,称绵山为介山。秦因置介休县。休是美的意思,表示对介子推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