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临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临县的历史沿革
临县夏属冀州,周属并州,春秋属晋,战国时属赵国。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属太原郡。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置临水县,属西河郡。
王莽时期,临水县曾改监水县。
东汉,复名临水县。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临水县并入离石县,仍属西河郡。东汉末,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三国初,仍属太原郡。
魏黄初二年(221年),设置西河郡,仍属西河郡。
两晋时辖于离石,为匈奴占领。
十六国时期,属离石镇。
南北朝时期,北周时置乌突郡、乌突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改乌突为太和。
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临县属离石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石州。
宋仍称临泉县、定胡县,隶属石州,属河东路。
元符二年(1099年),改属晋宁军。
金天会元年(1123年),复名为临水县,废晋宁军,属石州。
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改临水为临泉,属太原郡。
元至元三年(1337年),升为临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临州降为县,属太原府。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
万历二十三年(1595),临县改属汾州府。
清因明制,县属汾州府,冀宁道。
民国废除府州,县直属山西省辖,境内实行区所制,划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临县解放,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临县划为10个区。同年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两个县,临县设7个区,临南设5个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临县,临南合并,仍称临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属兴县专署管辖。
1952年划归榆次专署(后改晋中专署)。
1971年组建吕梁地区,划归吕梁地区。
1984年4—7月,改乡(镇)村制。临县设10个镇,28个乡。
2002年撤乡并镇,全县设13个镇,10个乡。
2004年7月,吕梁撤地设市,仍由吕梁市管辖至今。
相关参考
位于东经110,9°,北纬37.9°,在山西省中部西侧,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北周置乌突县,隋开皇元年(981年)改为太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以县北之临泉水故名。又据光绪《山西通
位于东经110,9°,北纬37.9°,在山西省中部西侧,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北周置乌突县,隋开皇元年(981年)改为太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以县北之临泉水故名。又据光绪《山西通
圪洞镇位于方山县中部,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北纬39°48′--37°55′,东经111°10′--111°25′之间,东接交城县、西毗临县,南邻本县峪口镇,北靠本县麻地会乡,全镇国土面积212.24
圪洞镇位于方山县中部,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北纬39°48′--37°55′,东经111°10′--111°25′之间,东接交城县、西毗临县,南邻本县峪口镇,北靠本县麻地会乡,全镇国土面积212.24
在山西省临县西。金大定时筑城屯兵于此,以防西夏,取名克胡砦。清代改克虎寨。
在山西省临县西。金大定时筑城屯兵于此,以防西夏,取名克胡砦。清代改克虎寨。
张庄镇现境原属沂水县辖。1939年建人民政权,属沂水县十区。1941年6月原沂水县十区划属临费沂边联县。1943年10月,和庄区划回沂南县。1944年6月成立沂临县,张庄区划入沂临县。1945年10月
张庄镇现境原属沂水县辖。1939年建人民政权,属沂水县十区。1941年6月原沂水县十区划属临费沂边联县。1943年10月,和庄区划回沂南县。1944年6月成立沂临县,张庄区划入沂临县。1945年10月
泥河沟村属于哪个镇?泥河沟村介绍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原名拧河口,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黄河岸边,与山西临县隔河相望,因境内有千年枣树1100余株,故有“天
泥河沟村属于哪个镇?泥河沟村介绍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原名拧河口,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黄河岸边,与山西临县隔河相望,因境内有千年枣树1100余株,故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