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湖北省
篇首语: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的历史沿革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为便于管理,汉口巡检司遂由汉阳迁至汉口,原由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联成的长街因驻扎汉口巡检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民国年间改称汉正街。至此,汉口、汉阳正式从行政管理上分离。清雍正五年(1727年),汉口巡检司分为仁义、礼智两个分司,并置汉口同知署分驻,加强对汉口镇事务的分区管理。尔后,又演变为四坊,直到
(1898年)建立夏口厅,汉口遂正式脱离汉阳,独立建制。
民国元年(1912年)夏口厅改为夏口县,汉口城区划分9个区,建国前又划为14个区。其中一、二、三、十四区在今硚口区境内。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汉,在夏口县区域内设立汉口市,区内建置沿革便反复隶属于历代汉口市政府和汉口特别市政府。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7月,中共武汉市第二区委员会成立, 1950年11月,武汉市第二区人民政府成立,管理硚口片区。
1950——1952年,区委和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进行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民主改革、民主建政等政治、社会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完成了繁重的经济恢复工作。
1952年7月,武汉市第二区改为硚口区。
在汉口镇发展的过程中,汉口有过3次堤防大修建。明代崇祯年间(1635年)始修袁公堤、清代同治年间(1864年)修汉口堡、光绪年间(1905年)修张公堤。3次堤坊修建多在今硚口地区之内,且每一次的修建都大大推动了汉口城市区域的发展。修建袁公堤时,因取土筑堤形成一条几达十里的玉带河,修城堡,辟护城河后,为便利交通,又在玉带河、护城河上修有30余座石桥和木桥。其中有两座石桥架于两河通往汉水处,故而有人称此地域为“硚口”,后分别称为“大硚口”、“小硚口”。百余年间,历经城拆、堤废、河填、桥毁,但“硚口”之名沿用下来,并成为区名。
相关参考
1949年属汉阳县新滩乡。1955年分属汉阳县邓南区水洪乡、消泗区曲口乡和沔阳县沙湖乡。1966年,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场管理局围垦汉南垸后,建立汉南农场。以地处汉水南部得名。1969年,江汉、江岸、硚口
1949年属汉阳县新滩乡。1955年分属汉阳县邓南区水洪乡、消泗区曲口乡和沔阳县沙湖乡。1966年,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场管理局围垦汉南垸后,建立汉南农场。以地处汉水南部得名。1969年,江汉、江岸、硚口
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境内始有民居。成化年间(1465-1487年)各地商民纷纷移居汉水口北岸(即汉口),街市雏形出现。隆庆六年(1572年),出现居民区----坊。明末,袁公堤筑成,街市
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境内始有民居。成化年间(1465-1487年)各地商民纷纷移居汉水口北岸(即汉口),街市雏形出现。隆庆六年(1572年),出现居民区----坊。明末,袁公堤筑成,街市
1861年以前江岸区是汉口镇下游的一片旷地,自1861年开埠通商,到1943年的80多年间,曾经有英、法、俄、德、日五个国家在江岸区设立租界,各国商人、传教士到江岸开办了众多的洋行、银行、工厂、码头、
1861年以前江岸区是汉口镇下游的一片旷地,自1861年开埠通商,到1943年的80多年间,曾经有英、法、俄、德、日五个国家在江岸区设立租界,各国商人、传教士到江岸开办了众多的洋行、银行、工厂、码头、
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方圆仅二、三里,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武昌自古而今都是县、州、府、郡和省治所在地。
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方圆仅二、三里,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武昌自古而今都是县、州、府、郡和省治所在地。
汉阳,汉水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汉阳是在汉水之北的地区,汉阳与汉口连成一片。《明史》说,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汉水在郭茨口改道。东汉末年建却月
汉阳,汉水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汉阳是在汉水之北的地区,汉阳与汉口连成一片。《明史》说,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汉水在郭茨口改道。东汉末年建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