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知识能使你增加一双眼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历史沿革

南明区境演变历经元明清。

元属顺元宣慰司。

明初隶贵州宣慰司,隆庆三年(1569年)建贵阳府后,今区境属贵阳府管辖。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新贵县,区境隶新贵县。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置贵筑县,区境属贵筑县。

民国三年(1914年),成立贵阳县,区境隶之。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成立贵阳市政府,区境属市政府管辖。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贵阳市划分为九个区,设区公所为区一级行政组织。一至五区为城区,六至九区为郊区,今南明区行政区划范围属第四、五、六、八区。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同年11月22日,贵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2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25日接管区境内原贵阳市第四、第五区区公所。

1950年5月,为适应城市管理与建设需要,贵阳市重新划定市区,将全市划为7个区,原四、五区改划为新三、四区,并建立“贵阳市第三区人民区公所”和“贵阳市第四区人民区公所”。

1950年9月1日,改为贵阳市人民政府第三、四区公所。

1951年9月15日,区公所撤销,建立贵阳市第三、四区人民政府,为县一级政权机关。

1953年6月,第三、四区合并为第三区、由第三区人民政府领导,原第四区人民政府撤销。

1955年5月,在第三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选举成立贵阳市第三区人民委员会,行使原区人民政府的职权。8月,第三区更名为南明区。

1967年4月,成立毛泽东思想贵阳市南明区革命委员会,8月,改称南明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11月,撤销南明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南明区人民政府。

相关参考

东北阳明区的历史沿革

东北沦陷后,曾是牡丹江市掖河区的一部分,1942年改为汉阳特别分区。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阳明区,管辖两个街道和两个行政村。1948年5月,撤销阳明区,将原属街道和农村分别划归七星区和

东北阳明区的历史沿革

东北沦陷后,曾是牡丹江市掖河区的一部分,1942年改为汉阳特别分区。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阳明区,管辖两个街道和两个行政村。1948年5月,撤销阳明区,将原属街道和农村分别划归七星区和

贵阳市(Guiyang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06.7°,北纬26.6°,在贵州省中部,乌江支流南明河上游。贵阳曾有矩州、黑羊箐、顺元城等称呼。宋宜和元年(1119年)更矩州为贵州。以治所位于贵山之南故名。贵山据《贵州通志》:“在城北五

贵阳市(Guiyang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06.7°,北纬26.6°,在贵州省中部,乌江支流南明河上游。贵阳曾有矩州、黑羊箐、顺元城等称呼。宋宜和元年(1119年)更矩州为贵州。以治所位于贵山之南故名。贵山据《贵州通志》:“在城北五

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的历史沿革

公园街道本得名于辖区内的中山公园;“开元”本得名于思明区的第一条公路,即思明第一路开元路。1950年设公园街公所,1957年改街道。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街道。1997年,面积5.5平方千米

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的历史沿革

公园街道本得名于辖区内的中山公园;“开元”本得名于思明区的第一条公路,即思明第一路开元路。1950年设公园街公所,1957年改街道。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街道。1997年,面积5.5平方千米

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的历史沿革

1955年设中华街道,1958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中华街道。1997年,面积0.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仁安、下井、镇海、苏厝、石壁、桥亭、中华、新华、古城、霞溪、南田11个居委会。有工业、商

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的历史沿革

1955年设中华街道,1958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中华街道。1997年,面积0.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仁安、下井、镇海、苏厝、石壁、桥亭、中华、新华、古城、霞溪、南田11个居委会。有工业、商

牡丹江市阳明区五林镇的历史沿革

五林为满语音译,原称“乌赫林(穆哈连)”。“乌赫林(穆哈连)”汉译“总兵”之意。明代在此设乌赫林卫,为总兵驻扎之地。清代改称“五虎林”,用为河名,汉译“汇总”之意,又用为地区名。民国初期称五河林,也称

牡丹江市阳明区五林镇的历史沿革

五林为满语音译,原称“乌赫林(穆哈连)”。“乌赫林(穆哈连)”汉译“总兵”之意。明代在此设乌赫林卫,为总兵驻扎之地。清代改称“五虎林”,用为河名,汉译“汇总”之意,又用为地区名。民国初期称五河林,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