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月与灯依在,不见去年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徐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徐县的历史沿革
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清源县。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于县之东境置徐沟县。1952年7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取两县县名首字,称为清徐县,县城在清源镇。
清徐县
1998年底,清徐县辖13个乡、镇,9个居委会、195个村委会,211个自然村,全县人口28.7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16万,农业人口25.59万,全县面积609.5平方千米。
2000年,清徐县辖4个镇、9个乡:清源镇、东于镇、孟封镇、徐沟镇、马峪乡、西谷乡、集义乡、吴村乡、王答乡、高花乡、杨房乡、柳杜乡、碾底乡。总人口328787人,各乡镇人口:清源镇60027徐沟镇26983东于镇28841盂封镇16862马峪乡15186碾底乡4928吴村乡23423柳杜乡19930西谷乡20230王答乡50923扬房乡14225高花乡19604集义乡27625(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碾底乡并入马峪乡,吴村乡并入清源镇,杨房乡并入孟封镇,高花乡并入徐沟镇。调整后,清徐县辖5乡4镇。清源镇总人口79002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清徐县辖4个镇、5个乡:清源镇、东于镇、徐沟镇、孟封镇;马峪乡、柳乡、西谷乡、王答乡、集义乡。
相关参考
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隋开皇16年(596年)置清源县。金大定29年(1189年)于县之东境置徐沟县。1952年7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取两县县名首字,称为清徐县,县城在东湖街道。据马峪古文化
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隋开皇16年(596年)置清源县。金大定29年(1189年)于县之东境置徐沟县。1952年7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取两县县名首字,称为清徐县,县城在东湖街道。据马峪古文化
位于东经112.3°,北纬37.6°,在山西省中部。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县,以县有清源水故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并入徐沟县。1952年清源县和徐沟县合并,称清徐县,取二县首字命名。
位于东经112.3°,北纬37.6°,在山西省中部。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县,以县有清源水故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并入徐沟县。1952年清源县和徐沟县合并,称清徐县,取二县首字命名。
狐突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98年)重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增补扩建。庙址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
狐突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98年)重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增补扩建。庙址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
夏朝时,洪泽县为淮夷人聚落。西周时,是徐国腹地。春秋时期,属吴、越;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时,境内东部属东阳县,南部属盱台(眙)县,西部属徐县,北部属淮阴县。汉时,境域先后分属徐、高平、睢陵、盱眙、富陵
夏朝时,洪泽县为淮夷人聚落。西周时,是徐国腹地。春秋时期,属吴、越;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时,境内东部属东阳县,南部属盱台(眙)县,西部属徐县,北部属淮阴县。汉时,境域先后分属徐、高平、睢陵、盱眙、富陵
中国重工业基地之一,山西省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5区和古交市及清徐、阳曲、娄烦3县。面积6988平方公里,人口302.2万;其中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人口196.4万(不包括郊区为148.
中国重工业基地之一,山西省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5区和古交市及清徐、阳曲、娄烦3县。面积6988平方公里,人口302.2万;其中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人口196.4万(不包括郊区为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