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光绪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的历史沿革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已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召陵入郾城县,属豫州(763年改为蔡州)。至此召陵不再独立为县。玄宗开元十年(722年)五月 汝水漂溺数千家。次年县治自落溵水(今沙河)南移溵水北,即今县址。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九月 淮西叛军吴元济割蔡州。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至984年)尉氏县契宗大师巡游郾城。

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先后于城北王店、五里店(今三周乡五里岗村)、小商桥等地,在破金兀术。迫使金兵退保汴京,岳飞追至朱仙镇。

元世祖至元十十七年(1290年)在县城东南干河陈处,断汝南流,东汇溵水(即沙河),后入颍。

清世宗顺治二年(1645年)内大臣和洛辉与河南巡抚罗绣锦,统兵过郾城赴西平,破左良玉之副将刘洪起余部.郾城从此为清军占领。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年)创建景文书院于文庙西侧(今郾城师范校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 动工兴建京汉铁路郾城车站(今漯河车站),于次年十二月建成。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一日全线通车。郾城站开始启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许慎祠堂改为堂。

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正式组建中共郾城县委员会。

1949年10月16日 郾城漯河分设,恢复原漯河市建制。

2004年12月27日漯河市区划把郾城一分为三,正式命名为郾城区。

相关参考

河南漯河大刘镇的历史沿革

大刘是历史名镇,有历史记载最初见与唐代。明、清时,分属忠诚保、紫岗保。民国18年(1929年)属郾城县西南区,民国26年(1937年)属于郾城县大刘区,民国29年(1940年)设郾城县大刘镇。1949

河南漯河大刘镇的历史沿革

大刘是历史名镇,有历史记载最初见与唐代。明、清时,分属忠诚保、紫岗保。民国18年(1929年)属郾城县西南区,民国26年(1937年)属于郾城县大刘区,民国29年(1940年)设郾城县大刘镇。1949

漯河市(LuoheShi)

河南省辖市,中国著名牲畜、粮食集散地。位于省境中部。辖1区及郾城、临颍、舞阳3县。面积2617平方公里,人口217.01万;其中市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8.72万。市区在19世纪末尚为小寨子,名螺

漯河市(LuoheShi)

河南省辖市,中国著名牲畜、粮食集散地。位于省境中部。辖1区及郾城、临颍、舞阳3县。面积2617平方公里,人口217.01万;其中市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8.72万。市区在19世纪末尚为小寨子,名螺

郾城县(Yancheng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9°,北纬33.5°,在河南省中部,许昌市东南。古为郾子国地。西汉以“郾”为名,置郾县。隋置郾城县。后梁朱温的父亲名朱诚,讳“城”字,改县名为郾县。宋代复置郾城县。

郾城县(Yancheng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9°,北纬33.5°,在河南省中部,许昌市东南。古为郾子国地。西汉以“郾”为名,置郾县。隋置郾城县。后梁朱温的父亲名朱诚,讳“城”字,改县名为郾县。宋代复置郾城县。

河南省漯河市的历史沿革

漯河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世界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世界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河南省漯河市的历史沿革

漯河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世界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世界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河南漯河市召陵区的历史沿革

召陵取“号召天下之高地”之意,最早追溯到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在此境内建立的召(zhào)陵邑。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召陵为县,属陈郡。汉时,召陵县改属汝南郡。三国时属魏,仍沿汉制。两晋时,召陵县属颍川

河南漯河市召陵区的历史沿革

召陵取“号召天下之高地”之意,最早追溯到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在此境内建立的召(zhào)陵邑。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召陵为县,属陈郡。汉时,召陵县改属汝南郡。三国时属魏,仍沿汉制。两晋时,召陵县属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