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公元
篇首语: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的历史沿革
汉、三国时属广信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苍梧郡在如今的龙圩镇设置了农城县。
南北朝时,农城县改为遂城县。
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俚族李世贤在今新地镇殿村城山筑歌罗城屯兵反隋(隋朝歌罗城遗址目前尚依稀可见)。隋文帝获知后,即派宰相虞庆则带领大兵南征,大队兵马就在遂城县即今龙圩驻营。李世贤后被虞庆则镇压而败亡,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 遂城县改名戎城县,一直称了四百多年。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戎城县撤销,改为戎圩镇,并归苍梧县管辖,元、明、清、民国达八百多年一直都称为戎圩。
民国初属平乐乡。
1949年11月25日苍梧解放,1950年1月10日,成立苍梧县人民政府,戎圩属苍梧县第一区。
1951年7月改称龙圩镇, 仍隶第1区。
1952年5月,县城由梧州迁至龙圩镇。
1955年1月,龙圩改属长洲区。
1957年改为县直属镇。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划归大坡公社管辖。
1959年10月,又从大坡公社划出成立城关公社。
1960年6月,复名为龙圩镇。
1966年改称东升镇。
1971年12月复称龙圩镇至今。
1996年4月,龙圩镇、林水镇合并称龙圩镇。
2013年2月8日,梧州市以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新设龙圩区,县城原在龙圩镇,2013年3月迁到石桥镇。
相关参考
汉、三国时属广信县。晋、南北朝时属遂城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名戎县城,曾为遂城县、戎城县县治。宋以后属苍梧县,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为戎圩镇。属平乐乡。民国时期属戎城区。1950年隶第一区
汉、三国时属广信县。晋、南北朝时属遂城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名戎县城,曾为遂城县、戎城县县治。宋以后属苍梧县,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为戎圩镇。属平乐乡。民国时期属戎城区。1950年隶第一区
“龙湖”是以龙新村和玫瑰湖两个地名结合命名的。龙湖镇位于梧州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属梧州市近郊。原为梧州市郊区辖。2003年划入蝶山区。龙湖镇东邻广东省封开县,西邻长洲镇,南北与苍梧县龙圩镇、蝶山区夏郢
“龙湖”是以龙新村和玫瑰湖两个地名结合命名的。龙湖镇位于梧州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属梧州市近郊。原为梧州市郊区辖。2003年划入蝶山区。龙湖镇东邻广东省封开县,西邻长洲镇,南北与苍梧县龙圩镇、蝶山区夏郢
名称起源于名叫余宾的牧童,相传他8岁时牧牛,有特异功能,牛不能走出其划定的圈吃草。据说他以后在此地“得成证果”。南宋庆元三年(1198)建成证果寺,发展为圩镇,取名“证果”,后简化为“正果”,今有瑞山
名称起源于名叫余宾的牧童,相传他8岁时牧牛,有特异功能,牛不能走出其划定的圈吃草。据说他以后在此地“得成证果”。南宋庆元三年(1198)建成证果寺,发展为圩镇,取名“证果”,后简化为“正果”,今有瑞山
1958年设联圩公社,1961年并入樵舍区,1968年复设联圩公社,1984年建乡。1997年,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流水洞街居委会及象湖、联庄、肖琪、马力、前洲、后洲、沿江、河下、丰乐
1958年设联圩公社,1961年并入樵舍区,1968年复设联圩公社,1984年建乡。1997年,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流水洞街居委会及象湖、联庄、肖琪、马力、前洲、后洲、沿江、河下、丰乐
裴圩始建于明末清初。裴圩土地原来是洪泽湖的一部分,因黄河决口,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泻湖内,随水而下的泥沙聚集成滩,逃荒的人陆续到此居住,称其为“兴滩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裴圩镇是泗阳县民主
裴圩始建于明末清初。裴圩土地原来是洪泽湖的一部分,因黄河决口,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泻湖内,随水而下的泥沙聚集成滩,逃荒的人陆续到此居住,称其为“兴滩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裴圩镇是泗阳县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