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篇首语: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地名来源

“木垒”,清代又写作“穆垒”,系匈奴语“蒲类”的转音;汉代巴里坤湖称“蒲类海”,在其东;唐代庭州蒲类县在其西;但均相距不是很远,木垒恰在其中,地名源于古代民族语是可能的,有待考证。一说系蒙古语“马”、“大草原”或“弯曲的河流”之意。据《新疆博闻录》一书中“新疆地名的含义”一章认为:木垒,蒙古语,意为河湾(但欠考究论述)。

设治前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行政区域图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历史悠久。距今3000多年前即有人在县境内活动。西汉时期,汉朝政府于汉神爵二年(公

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36国。木垒属蒲类后国,归西域都护管辖。唐代,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于贞观十四年(640)在今吉木萨尔县设立庭州,并下设蒲类县,木垒属蒲类县,归庭州管辖。唐开元元年(713),唐政府设独山守捉于今木垒县境。清朝建立后,清政府在统一西域过程中,由于军事需要,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从今巴里坤至木垒沿途修筑城堡。清雍正十年(1732),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以木垒地势扼要,奏移驻军,并修筑木垒城,城周长六百余丈。雍正十三年(1735),清政府定名木垒为“穆垒”。《新疆图志》载:“穆垒”即“蒲类”之转音也”。“蒲类”一词源于“蒲类海”,“蒲类海”即今巴里坤湖之古称。木垒因靠近巴里坤湖,故以湖而得名。后“穆垒”又逐渐演变为“木垒”。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在东吉尔玛台(今东城镇)建奇台堡,设管粮巡检一员。二十六年(1761),清政府以木垒“地沃泉滋”,决定在此“募人大开阡陌”,并派驻绿旗兵木垒营。三十二年(1767),清政府从甘肃甘州招募屯民300户1000多人,安置在木垒、奇台屯田,次年两地屯民共开垦土地608公顷。三十八年(1773),设奇台县、木垒归奇台县管辖,隶属巴里坤镇西府。中华民国六年(1917),设木垒河县佐,隶属奇台县管辖。

民国八年(1919),开始修筑木垒城,历时9年,初由民工修筑了部分城墙后停工,后由工程营兵完成筑城工程。

设治后

民国十九年(1930)3月,木垒建县,从奇台县划出,定名木垒河县,新疆和平解放后,1950年4月成立木垒河县人民政府,隶属迪化专区管辖。

1954年3月,木垒河县改名为木垒县。同年7月,成立木垒哈萨克自治区。

1955年3月,改称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下设5区19乡,隶属乌鲁木齐专区。

1958年5月乌鲁木齐专区撤销后,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至今。

木垒县城

相关参考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阿克塞,系哈萨克语,意为白石滩。1954年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2000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辖辖1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阿克塞,系哈萨克语,意为白石滩。1954年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2000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辖辖1

东乡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1950年建东乡自治区。因地处河州之东而得名。1954年改为东乡族自治区,1955年改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2000年,东乡族自治县辖1个镇、24个乡:锁南镇、龙泉乡、东塬乡、北岭乡、达板乡、赵家

东乡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1950年建东乡自治区。因地处河州之东而得名。1954年改为东乡族自治区,1955年改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2000年,东乡族自治县辖1个镇、24个乡:锁南镇、龙泉乡、东塬乡、北岭乡、达板乡、赵家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的“耿”系傣语,意为“地方”、“地域”。“马”为汉语。即“有马的地方”或“跟着马找到的地方”。明设耿马安抚司,1952年设耿马县。1985年改为自治县。2000年,耿马傣族佤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的“耿”系傣语,意为“地方”、“地域”。“马”为汉语。即“有马的地方”或“跟着马找到的地方”。明设耿马安抚司,1952年设耿马县。1985年改为自治县。2000年,耿马傣族佤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1913年设石砫县。以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县东有石砫山。1959年改石柱县。1983年改为自治县。1999年3月1日,凤凰乡人民政府驻地由磨盘村迁移至高岗院村,并将大歇乡高岗院村(面积3.7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1913年设石砫县。以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县东有石砫山。1959年改石柱县。1983年改为自治县。1999年3月1日,凤凰乡人民政府驻地由磨盘村迁移至高岗院村,并将大歇乡高岗院村(面积3.7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战国时属燕国北境。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汉代为匈奴左地。三国时县境南部属(魏)昌黎郡(今义县),东、北两境属鲜卑地。晋时属宇文氏和慕容氏领地。隋代属辽西郡和契丹地。唐代属营州奚都督府和契丹地。辽代县境先后为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战国时属燕国北境。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汉代为匈奴左地。三国时县境南部属(魏)昌黎郡(今义县),东、北两境属鲜卑地。晋时属宇文氏和慕容氏领地。隋代属辽西郡和契丹地。唐代属营州奚都督府和契丹地。辽代县境先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