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的历史沿革

Posted 安徽省

篇首语: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徽省阜阳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徽省阜阳的历史沿革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

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汝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28年)置颍州

,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亳县复升为州,分出。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为颍州府,并以颍州本辖新置附郭县,乾隆皇帝依奏赐名阜阳县。颍州府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市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民国38年(1949年)2月,撤亳州市,并入亳县。同年3月,撤阜阳市,并入阜阳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阜阳地区有界首市、亳县、太和县、阜阳县、涡阳县、蒙城县、颍上县、阜南县、临泉县和凤台县。县、市以下划分区(镇)。区以下划分乡(镇)。乡(镇)以下为行政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

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

1953年9月,界首市撤销,建界首县。阜阳地区其它县区划未变。

1958年11月,界首县与太和县合并为首太县。阜阳地区其它各县区划不变,但县以下区(镇)、乡(镇)统统撤销,建立人民公社,公社以下划分生产大队,大队以下划分生产队。

1959年5月,首太县撤销,复分为界首县、太和县。

1961年至1962年,阜阳地区各县划小公社,公社之上建区,公社以下仍划分生产大队,大队以下划分生产队。

1964年10月,建立利辛县。其辖地包括由阜阳县划出的4个区,由蒙城县划出的1个区,由涡阳县划出的3个区和由凤台县划出的2个区。

1965年,阜阳县城关镇改建为阜城镇,县级,直属阜阳专署,其辖区为原阜阳县城的4个人民公社。

1969年,各县撤区并社。

1975年12月,建立阜阳市。其辖区除原阜城镇所属的4个人民公社外,又将阜阳县的水上公社和阜阳县新华区的3个大队划入。

1977年1月,凤台县从阜阳地区划出,归属淮南市。

1979年,各县、市再次划小公社,社上建区。

1983年,全地区各县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置,人民公社改建为乡(镇)政府,生产大队改建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985年,阜阳地区辖有阜阳市、亳县、阜阳县、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太和县、颍上县、阜南县、临泉县、界首县,共1市10县。全地区共有125个区、11个区级镇、658个乡、33个乡级镇、15个办事处、6647个村民委员会、139个城镇居民委员会、40941个村民小组。 。

相关参考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的历史沿革

颍上历史悠久。据南照镇铜台孜发现的陶、石器等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聚居。按其沿革,远在夏商时代,属豫州。周为“慎邑”,属楚国。秦为“慎县”,属泗水郡。汉高祖初,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的历史沿革

颍上历史悠久。据南照镇铜台孜发现的陶、石器等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聚居。按其沿革,远在夏商时代,属豫州。周为“慎邑”,属楚国。秦为“慎县”,属泗水郡。汉高祖初,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的历史沿革

夏代,颍东区地域属豫州所辖。商代,颍东区地域属梅伯国。西周初,颍东区的现辖区域隶属胡子国。东周敬王25年,即鲁定公15年(公元前495年),颍东区之地归楚。颍河北岸建立的城邑有慎(今颍上县江口集北面古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的历史沿革

夏代,颍东区地域属豫州所辖。商代,颍东区地域属梅伯国。西周初,颍东区的现辖区域隶属胡子国。东周敬王25年,即鲁定公15年(公元前495年),颍东区之地归楚。颍河北岸建立的城邑有慎(今颍上县江口集北面古

安徽省阜阳市红星镇的历史沿革

贯彻落实上级农业方面的政策和指示精神;宣传普及有关农业方面的法规;协调农业各部门的关系和工作;负责农民合作组织工作。贯彻上级有关水利、水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防汛抗旱、节约用水、农田水利

安徽省阜阳市红星镇的历史沿革

贯彻落实上级农业方面的政策和指示精神;宣传普及有关农业方面的法规;协调农业各部门的关系和工作;负责农民合作组织工作。贯彻上级有关水利、水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防汛抗旱、节约用水、农田水利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的历史沿革

闻集兴于清嘉庆年间,乾隆时称闻柳集、道光时称闻集。解放后,闻集一向是区、乡政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58年“大跃进”时期,撤乡建立人民公社,闻集设区辖社。文革时期的1968年,闻集撤区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的历史沿革

闻集兴于清嘉庆年间,乾隆时称闻柳集、道光时称闻集。解放后,闻集一向是区、乡政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58年“大跃进”时期,撤乡建立人民公社,闻集设区辖社。文革时期的1968年,闻集撤区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鲖城镇的历史沿革

鲖城古名鲖阳。夏、商、周三代属豫州,春秋时属楚国。秦属陈郡寝县。汉置鲖阳县,属豫州汝南郡。三国属魏。晋至隋代,先后建属豫州汝阴郡、新蔡郡、淮阳郡。唐代鲖阳县归河南道颍州汝阴郡沈丘县。明属直隶凤阳府颍州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鲖城镇的历史沿革

鲖城古名鲖阳。夏、商、周三代属豫州,春秋时属楚国。秦属陈郡寝县。汉置鲖阳县,属豫州汝南郡。三国属魏。晋至隋代,先后建属豫州汝阴郡、新蔡郡、淮阳郡。唐代鲖阳县归河南道颍州汝阴郡沈丘县。明属直隶凤阳府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