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河口

篇首语: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悟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悟县的历史沿革

至1932年,境域分属河南省罗山,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两省四县所辖。其间,1930年至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先后建立了罗山、陂孝北、河口三个县苏维埃。1932年,国民政府。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为礼山县,以县境礼山为名。

至1932年(民国21年),境域分属河南省罗山,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今红安)两省四县所辖。其间,1930年至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先后建立了罗山、陂孝北、河口三个县苏维埃。

1932年, 国民政府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撤离,西进川陕。国民政府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以豫鄂边界“形势重要,距城远,控制不便”,“政令不及”,根据“新收复区设县纲要”,乃拨河南省罗山,湖北省黄陂、黄安、孝感四县边陲地带,于1933年1月1日先行建置礼山县。其后,于是年4—5月,由内政部、行政院、国民政府补办了呈批手续及铸发正式县印。始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39年第二行政督察区撤销,属鄂东行署,1945年又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2年初至1945年9月,中共鄂豫边区党委、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和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进驻大悟山地区,境内先后建立安礼县、罗礼应县、礼南县三个抗日民主政府。

1946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进驻宣化店,至6月26日中原突围,境内又先后建立礼山自治县民主政府、礼山县民主政府、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

1949年4月6日,礼山县全境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改称礼山县人民政府,隶属湖北省孝感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

1952年9月10日,为了纪念大悟山区人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业绩,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备案,将礼山县改名大悟县。

1959年3月,孝感专署撤销,本县划归武汉市所辖。

1961年5月,恢复孝感孝署,本县复归孝感专署所辖。

1978年10月属孝感地区,1993年6月属孝感市。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大悟县辖14个镇、3个乡。共有19个居委会、351个村委会。

城关镇、三里城镇、大新镇、宣化店镇、丰店镇、阳平镇、芳畈镇、吕王镇、黄站镇、新城镇、夏店镇、刘集镇、河口镇、四姑镇、东新乡、高店乡、彭店乡。

相关参考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的历史沿革

至1932年,境域分属河南省罗山,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两省四县所辖。其间,1930年至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先后建立了罗山、陂孝北、河口三个县苏维埃。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为礼山县,以县境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的历史沿革

至1932年,境域分属河南省罗山,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两省四县所辖。其间,1930年至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先后建立了罗山、陂孝北、河口三个县苏维埃。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为礼山县,以县境

大悟县(Dawu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4.1°,北纬31.5°,在湖北省武汉市北。1933年置礼山县,1952年改为大悟县,因有大悟山得名。

大悟县(Dawu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4.1°,北纬31.5°,在湖北省武汉市北。1933年置礼山县,1952年改为大悟县,因有大悟山得名。

马头水乡的历史沿革

马头水乡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有农民在此务农,民俗文化发达,悠久的历史为马头水乡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多福寺、龙泉寺、土堂大佛等遗迹多达30余处。至今保留有600多年的历史遗迹,如墙门,庭院、碑刻、砖雕

马头水乡的历史沿革

马头水乡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有农民在此务农,民俗文化发达,悠久的历史为马头水乡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多福寺、龙泉寺、土堂大佛等遗迹多达30余处。至今保留有600多年的历史遗迹,如墙门,庭院、碑刻、砖雕

广州的历史沿革

【广州历史】广州历史上名称有南海郡(前汉、晋代、隋代)、番禺、广州都督府(唐)、广州(宋)、广州路、广州府、番州、兴王府、广州市等。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商代时广州地区称

四川的历史沿革

四川名字由来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建制沿革四川历史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

广州的历史沿革

【广州历史】广州历史上名称有南海郡(前汉、晋代、隋代)、番禺、广州都督府(唐)、广州(宋)、广州路、广州府、番州、兴王府、广州市等。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商代时广州地区称

四川的历史沿革

四川名字由来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建制沿革四川历史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