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台南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台南的历史沿革

台南市旧名赤崁,位于台湾西南海岸,嘉南平原南端。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台湾第四大城市。全区地势平坦,地形北阔南尖,曾文、鹿耳门、盐水、二仁四溪流贯其境,形成平原与沼地交错的低缓地带。

台南

荷兰人占领台南,于大员港建立奥伦治城,后更名为“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并建“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

1661年,明朝将领郑成功占领台湾,将台南赤崁地区改为“东都明京”,并设立一府二县;府名为“承天府”(即今赤崁城)。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位,把东都明京改为“东宁”。清代,清政府在台南设台湾府,为全台首府。1895年日军进驻台南市区,开始其殖民统治。并设置台南县,后改为台南厅。

1920年台南厅与嘉义厅改制为台南州,台南州厅设立于州辖市台南市。1945台湾光复。国民政府改台南州为台南县,州辖台南市改制为省辖市,而脱离台南县辖区,1946年并入台南县安顺乡(改名为安南区)。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国民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台南市管辖区域:东为、东区虎尾寮,位于东经120°14′17″;西为安平区上鲲(左鱼右身),位于东经120°7′45″;南为南区湾里,位于北纬22°54′43″;北为北区郑子寮,位于北纬23°1′15″。本市四周东与台南县的永康、安定二乡为邻,西临台湾海峡,南接台南县的仁德乡及高雄县的茄萣乡,北以曾文溪与台南县的七股、西港二乡为界。面积满潮时为175.6456平方千米,人口152798人。管辖东、西、南、北、中及安平等6区。

台南

市政府于1945年12月14日正式成立,市政府设于台南市南区。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南市行政区域照旧。台南市管辖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安平、安南等7区。人口201691人,面积175.6456平方千米。管辖区域:东为东区后甲里,位于东经120°14′10″;西为安平区城西里,位于东经120°3′0″;南为南区湾里,位于北纬22°55′0″;北为安南区曾文溪南岸,位于北纬23°5′12″。中心位置为位于东经120°11′54″,北纬22°59′26″。本市四至:东邻台南县的仁德、永康、新市三乡,西临台湾海峡,南隔二层溪与高雄县茄萣乡接壤,北至曾文溪与台南县安定、西港、七股等乡为邻。市政府设于南区。

1952年,东区的五妃、竹溪二里和公明里的一部分划归南区;中区的万寿里及东区的大庙、围上二里各一部分,设立公正里,归北区;中区的广慈里划归北区。

1979年,南区的渔光里划归安平区。

2003年1月1日,台南市中区与西区合并为中西区。

2010年12月25日起,原台南县和台南市合并改制为新台南市。

相关参考

台湾台南市的历史沿革

荷兰人占领台南,于大员港建立奥伦治城,后更名为“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并建“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朝将领郑成功占领台湾,将台南赤崁地区改为“东都明京”,并设立一府

台湾台南市的历史沿革

荷兰人占领台南,于大员港建立奥伦治城,后更名为“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并建“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朝将领郑成功占领台湾,将台南赤崁地区改为“东都明京”,并设立一府

台湾台南市白河区的历史沿革

白河位于嘉南平原中部,为平原与山区的交集处,地势较后壁、盐水、新营为高,向为各类山产、农产品之集散地,亦是府城台南往北到嘉义的孔道之一。大排竹、马稠后是白河较早形成的聚落。白河市区形成肇因于关子岭山区

台湾台南市白河区的历史沿革

白河位于嘉南平原中部,为平原与山区的交集处,地势较后壁、盐水、新营为高,向为各类山产、农产品之集散地,亦是府城台南往北到嘉义的孔道之一。大排竹、马稠后是白河较早形成的聚落。白河市区形成肇因于关子岭山区

台湾省台南市佳里区的历史沿革

改隶台南府。佳里区旧称“萧垅”,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译,意为“契约之地”。昔日萧垅社与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湾社(今善化)、麻豆社(今麻豆)共称平埔族四大社。本区在明郑时期

台湾省台南市佳里区的历史沿革

改隶台南府。佳里区旧称“萧垅”,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译,意为“契约之地”。昔日萧垅社与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湾社(今善化)、麻豆社(今麻豆)共称平埔族四大社。本区在明郑时期

台湾省台南市新化区的历史沿革

新化旧名大目降,早年原为西拉雅平埔族聚落,“大目降”为西拉雅语TAVOCAN音译,意为“山林之地”。清朝康熙年间在“台湾县志”即有“大目降庄”之名,嘉庆年间亦出现“大目降街”名称,此间各种碑记,亦有刻

台湾省台南市新化区的历史沿革

新化旧名大目降,早年原为西拉雅平埔族聚落,“大目降”为西拉雅语TAVOCAN音译,意为“山林之地”。清朝康熙年间在“台湾县志”即有“大目降庄”之名,嘉庆年间亦出现“大目降街”名称,此间各种碑记,亦有刻

台湾省台南市官田区的历史沿革

官田区旧称“官佃”。荷治时期,此地属于“王田”,即政府田地。明郑时期改王田为“官田”,将土地交由文武百官招募佃农屯垦,其中以陈永华一族承佃最多,逐渐形成汉人聚落,故称“官佃”。清领时期此地属“官佃庄”

台湾省台南市官田区的历史沿革

官田区旧称“官佃”。荷治时期,此地属于“王田”,即政府田地。明郑时期改王田为“官田”,将土地交由文武百官招募佃农屯垦,其中以陈永华一族承佃最多,逐渐形成汉人聚落,故称“官佃”。清领时期此地属“官佃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