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的历史沿革

Posted 海棠

篇首语:我允许别人比我强,但我不允许我没有别人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海南省三亚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海南省三亚的历史沿革

三亚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时成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现崖州区),对三亚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序列于中国版图。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升崖州为直隶州,领万安、陵水、昌化、感恩四县。

1912年,废直隶州,设崖县。

1949-1950年,为榆亚特区。

1950年4月崖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

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

1958年与保亭、陵水及万宁兴隆牛漏地区合并为崖县(大县),1959、1961年先后分开,设置保亭、陵水县。崖县保留现辖区域。

1961年5月改三亚镇。

1962年11月三亚镇和三亚公社合并。

1964年6月恢复三亚镇建制。

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

1984年11月,三亚镇被撤销,筹备成立河东、河西街道办事处。

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1987年12月30日,三亚地级市正式成立,挂牌办公。

1988年5月,成立河东、河西管理区。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六镇新设四区,分别为吉阳区、天涯区、海棠区、崖州区。

2015年1月2日,三亚市“撤镇设区”新设立的四个区天涯区、海棠区、吉阳区和崖州区正式挂牌成立。

2015年6月1日起,三亚市可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相关参考

海南省 三亚市崖州区的历史沿革

据清《崖州志》载,宋开宝五年(972年)振州(今三亚一带)改为崖州,隶琼州。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崖州为珠崖军。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珠崖军为吉阳军。明清两代则一直沿用“崖州”。历经建置沿

海南省 三亚市崖州区的历史沿革

据清《崖州志》载,宋开宝五年(972年)振州(今三亚一带)改为崖州,隶琼州。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崖州为珠崖军。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珠崖军为吉阳军。明清两代则一直沿用“崖州”。历经建置沿

海南省 三亚市吉阳区的历史沿革

吉阳区,清代属崖州临川里,民国时期属崖县临川乡管辖。1950年分别属崖县榆亚镇和榆红镇管辖。1953年土改后,称田独,并成立7个小乡属于六区管辖。1955年属于二区管辖。1957年撤区并乡,并入新河乡

海南省 三亚市吉阳区的历史沿革

吉阳区,清代属崖州临川里,民国时期属崖县临川乡管辖。1950年分别属崖县榆亚镇和榆红镇管辖。1953年土改后,称田独,并成立7个小乡属于六区管辖。1955年属于二区管辖。1957年撤区并乡,并入新河乡

海南省 三亚市天涯区的历史沿革

天涯镇300年前,镇区驻地是一片荒地,只在村北通往文门路口,有三家茅草房开设饭店,供应来往客人住宿,故称三间村。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年五月至辛丑年冬始编纂的崖州志中记载:下马陵(镇区驻地)

海南省 三亚市天涯区的历史沿革

天涯镇300年前,镇区驻地是一片荒地,只在村北通往文门路口,有三家茅草房开设饭店,供应来往客人住宿,故称三间村。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年五月至辛丑年冬始编纂的崖州志中记载:下马陵(镇区驻地)

三亚市(Sanya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09.5°,北纬18.2°,在海南省最南端。宋为崖州,民国改崖州为崖县。1984年改三亚市。以县治三亚镇而得名。镇因地处三亚河口得名。古语“三亚”意为三条岔路。

三亚市(Sanya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09.5°,北纬18.2°,在海南省最南端。宋为崖州,民国改崖州为崖县。1984年改三亚市。以县治三亚镇而得名。镇因地处三亚河口得名。古语“三亚”意为三条岔路。

三亚市(SanyaShi)

海南省新兴热带滨海旅游港口城市,中国重要育种基地。位于海南岛南端。面积1887平方公里,人口36.29万。除汉族外,有黎、苗、回等少数民族,黎族人口约10万。三亚市前身为崖县。西汉时为临振县地,隋为临

三亚市(SanyaShi)

海南省新兴热带滨海旅游港口城市,中国重要育种基地。位于海南岛南端。面积1887平方公里,人口36.29万。除汉族外,有黎、苗、回等少数民族,黎族人口约10万。三亚市前身为崖县。西汉时为临振县地,隋为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