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历史沿革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置阳谷县,隶属于济北郡。

唐初改属河南道济州。

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济州城为河水冲废,阳谷改属河南道郓州。

五代时仍属郓州。

宋属京东西路东平府。

金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属山东东平路。

明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东平州。

清初改属山东省兖州府。

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东平直隶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仍属兖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属山东省东临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级建制,县直属于山东省。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又于省下设区,阳谷属山东省第六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鲁西行政委员会领导。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鲁西行署第四专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鲁西行署并入冀鲁豫行署,属冀鲁豫行署四专署。

民国三十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重新调整区划,改属第十九专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改属一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改属九专署。

1949年9月,改署平原省聊城专署。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地区至今。

相关参考

山东聊城市的历史沿革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唐虞3代,聊城属兖州之域。春秋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战国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仍属齐国,莘县改属魏国,冠县、临清改属

山东聊城市的历史沿革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唐虞3代,聊城属兖州之域。春秋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战国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仍属齐国,莘县改属魏国,冠县、临清改属

景阳冈的简单介绍

景阳冈,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总占地面积3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景区内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

景阳冈的简单介绍

景阳冈,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总占地面积3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景区内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历史沿革

因春秋时曾在境内设冠氏邑而得名。夏代,位属兖、冀二州接壤地带。商代,为“商畿内地”。西周,初属“三监地”,后“三监地”统名为卫,遂属于卫国。春秋时期,属晋国,南部为黄邑(今黄城),西部为冠氏邑。战国时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历史沿革

因春秋时曾在境内设冠氏邑而得名。夏代,位属兖、冀二州接壤地带。商代,为“商畿内地”。西周,初属“三监地”,后“三监地”统名为卫,遂属于卫国。春秋时期,属晋国,南部为黄邑(今黄城),西部为冠氏邑。战国时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莘县属卫国。战国时期,莘县改属魏国。秦行郡县制,置阳平县,属东郡。汉武帝时期,莘县属兖州部东郡。三国袭汉制,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晋朝仍为州、郡、县3级制,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南北朝时期,仍承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莘县属卫国。战国时期,莘县改属魏国。秦行郡县制,置阳平县,属东郡。汉武帝时期,莘县属兖州部东郡。三国袭汉制,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晋朝仍为州、郡、县3级制,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南北朝时期,仍承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历史沿革

因在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而得名。商代末期,为纣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史称“微子城“。西周为“郭国“领域。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始置县,名聊城,属东郡。两汉仍属东郡。三国时属魏国平原郡,晋代属平原国。南北朝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历史沿革

因在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而得名。商代末期,为纣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史称“微子城“。西周为“郭国“领域。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始置县,名聊城,属东郡。两汉仍属东郡。三国时属魏国平原郡,晋代属平原国。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