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忻州市五台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中书省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省 忻州市五台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省 忻州市五台县的历史沿革

五台县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落。五台县远古时期为戎狄所属。

西周时将冀北划为并州,五台为并州北地。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归于晋。韩、赵、魏三分晋地.五台归赵。秦统一中国后,隶属太原郡。

西汉置虑虒县,属太原郡。三国剐属魏国,隶太原郡。

西晋时属新兴郡,未置县。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复置县,改名“驴夷”,属肆州永安郡。北齐改属雁门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五台县,仍属雁门郡。

唐、五代十国属代州。

宋灭北汉,隶代州。金属河东北路代州,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为台州。

元属中书省南部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仍复为五台县,属太原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代卅,仍辖于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代州升为直隶州。

民国三年(1914年),五台县属雁门道。

1937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第一行政督察公署。

1938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五台县届二专署领导。

1945年,改属晋冀二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忻县。

1959年忻县、雁北合并,属晋北。

1961年复归忻县。

1985年隶属忻州市至今。

相关参考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先后属吴、越、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地属鄣郡。西汉初,承秦制。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划出泾县西境地,借陵阳山之名建陵阳县,石埭时为陵阳、石城等县地,属丹阳郡。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先后属吴、越、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地属鄣郡。西汉初,承秦制。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划出泾县西境地,借陵阳山之名建陵阳县,石埭时为陵阳、石城等县地,属丹阳郡。

五台山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北京、太原、大同--呼市三大佛教(喇嘛)活动中心的连接点,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

五台山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北京、太原、大同--呼市三大佛教(喇嘛)活动中心的连接点,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

碧山寺的简单介绍

碧山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公里。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创建于北魏,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重建,曾名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等。清代多次重修,乾隆

碧山寺的简单介绍

碧山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公里。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创建于北魏,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重建,曾名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等。清代多次重修,乾隆

菩萨顶的简单介绍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灵鸳峰上。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称为真容院。唐时僧人法云重修殿堂,并塑文殊像。宋景德年间,真宗敕五台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

菩萨顶的简单介绍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灵鸳峰上。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称为真容院。唐时僧人法云重修殿堂,并塑文殊像。宋景德年间,真宗敕五台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

塔院寺的简单介绍

塔院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隅.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据载,魏唐时期,此为大孚灵鸳寺(显通寺)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太监杨升奉敕重修,遂独立为寺。嘉靖、万历年间重葺宝塔,

塔院寺的简单介绍

塔院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隅.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据载,魏唐时期,此为大孚灵鸳寺(显通寺)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太监杨升奉敕重修,遂独立为寺。嘉靖、万历年间重葺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