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双阳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北双阳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北双阳区的历史沿革
双阳区名称来源
双阳一名源于双阳河。昔年,双阳河称苏万河、苏完河、刷烟河。此称谓皆为满语,意为河水浊黄,由此派生地名则称为酸,即“出万”、“刷烟”的转音,当时在此居住的女真族亦称苏完部或酸部。
双阳区历代归属
双阳是个历史久远、开发较早的地方。从近些年来,在山河、太平、劝农等乡出土的石刀、石斧、石纺轮、石网坠、石箭镞等新石器时期的文物来考证,在夏商之前的氏族阶段,双阳即有人类生息繁衍,渔猎耕织。
双阳古属肃慎。《山海经》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曰不咸(即长白山)有肃慎氏之国。”
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231年,肃慎臣服于周,此地属玄菟部。秦汉之间的500余年中,为勿吉靺鞨玄菟郡,后来为扶余辽东郡。迨至晋和十六国时,北方契丹族崛起,统驭各族,双阳地属扶余府。
公元581年至618年的隋朝时期,为勃海女真忽汗州。在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唐代,仍属勃海忽汗州。至宋代的辽金时期,公元1211年以前属辽东京道,黄龙府隆州,后为金上京路隆安府。公元1279年至1368年元代90年中,双阳县属辽阳行中书省,辽东道宣慰司开元路军民万户府。
迨至公元1369年的明代初期,东北由山东布政使遥领。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置苏完河卫。卫驻苏瓦延。万历十六年年(公元1588年)“苏完部(位于今吉林城西180里之苏瓦延河流域)戊子年来归”。
明永乐九年(公元1576年)政府感到由山东遥领东北不便其统治,设奴尔干都司统领东北,双阳即属奴尔干都司出万河卫。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86年),努尔哈赤起兵后,苏完部女真加入了建州部。
清初,双阳属奉天府,至康熙十五年(公元1767年)为吉林将军,吉林府辖。
双阳区正式设县
康熙中期(公元1690年左右)双阳辟为吉林至盛京的第三个驿站。以苏万河(出万河)定名为苏瓦延站。设笔贴式、领催各1名,站丁50名,牛马各50,为大站建制。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3月9日吉林巡抚陈昭常奏请清庭:“查吉林府所治之地,周围几及一千八九百里。虽于东北已设舒兰县,而西路由省至伊通,尚二百八十里。该处系往来驿道,屯镇相望,向为繁庶之区。吉林府远居省垣,抚驭终嫌隔阂,应分岔路河以西之地,南抵磐石、北抵长春、西抵伊通各府州县旧界,于双阳河地方设立一县,即名双阳县”,县名即苏瓦延的转音。
同年5月22日钦批,并委派候补知县文信为第一任知县。7月20日到任。其县域大体和撤县设区前相同。
双阳区地位变迁
公元1912年,辛亥革命后,改知县为县知事。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双阳县初期不变,公元1941年(伪康德八年)双阳和伊通两县合并,各取尾字称通阳县。县公署驻伊通。
公元1945年9月3日,日寇投降,祖国光复。民主政府复双阳县治。同年10月改称阳春县。迨至公元1946年5月,国民党统治双阳,复名双阳县。公元1947年双阳第二次解放,成立双阳县解放联合会。公元1948年解放军解放长春后。
1955年12月8日,区政府改称区公所。公元1956年3月双阳隶属公主岭地区。
公元1958年9月撤销公主岭地区,双阳属长春市辖。公元1966年双阳属德惠地区。公元1969年2月撤销德惠地区,双阳仍为长春市辖。公元1980年双阳镇公社改称双阳镇人民政府。
双阳区撤县设区
公元1995年7月6日,国务院批准双阳撤县设区。
相关参考
中华民国时期,隶属桦川县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划归佳木斯市管辖,设立中央区。此时管辖范围,北起松花江,南至绥佳铁路线,东起南岗大街(今中山路),横跨中央大街(今西林路)西至今德祥街。中华民
中华民国时期,隶属桦川县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划归佳木斯市管辖,设立中央区。此时管辖范围,北起松花江,南至绥佳铁路线,东起南岗大街(今中山路),横跨中央大街(今西林路)西至今德祥街。中华民
双阳有300多年养鹿历史,双阳梅花鹿是世界首例鹿科动物定型品种,1990年双阳梅花鹿育种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双阳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梅花鹿之乡”,同年获得了鹿及鹿副产品等9
双阳有300多年养鹿历史,双阳梅花鹿是世界首例鹿科动物定型品种,1990年双阳梅花鹿育种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双阳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梅花鹿之乡”,同年获得了鹿及鹿副产品等9
向阳区,原名“老街基”。中华民国时期,属汤原县管辖,民国十八年(1911年),鹤岗煤矿公司开放地号,形成街市,称兴山镇,后俗称“老街基”。东北沦陷后,初设矿山保,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设兴山街,
向阳区,原名“老街基”。中华民国时期,属汤原县管辖,民国十八年(1911年),鹤岗煤矿公司开放地号,形成街市,称兴山镇,后俗称“老街基”。东北沦陷后,初设矿山保,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设兴山街,
1957年3月28日,成立长春市郊区人民委员会。郊区人民委员会设在长春市黑水路53号。1995年撤销长春市郊区,设立绿园区;将朝阳区的普阳、绿园、春城、东风、锦程5个街道及城西、西新2个乡,原郊区的合
1957年3月28日,成立长春市郊区人民委员会。郊区人民委员会设在长春市黑水路53号。1995年撤销长春市郊区,设立绿园区;将朝阳区的普阳、绿园、春城、东风、锦程5个街道及城西、西新2个乡,原郊区的合
朝阳区的建制和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定都于长春。朝阳区是伪“满洲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伪“满洲国”的国务院及司法部等八大部
朝阳区的建制和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定都于长春。朝阳区是伪“满洲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伪“满洲国”的国务院及司法部等八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