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文化景观: 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

Posted 景观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巴厘文化景观: 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巴厘文化景观: 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

巴厘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坐落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因其展现了“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2012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盛产稻米的天堂之岛

巴厘岛,行政上称为巴厘省,位于印度尼西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省会设于岛上南部的丹帕沙,距印尼首都雅加达1000多公里,与爪哇岛之间仅有3.2公里宽海峡相隔,面积约5630平方公里,人口约315万。

巴厘岛是印尼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区。80%的人信奉印度教。通行印尼语和英语,普通话在景点及购物点一般也通行。

巴厘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地势东高西低。岛上还有四五座完整的锥形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海拔3142米,是岛上的最高点。沙努尔、努沙-杜尔和库达等处的海滩,是岛上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由于巴厘岛万种风情,景物甚为绮丽。因此,它还享有多种别称,如“神明之岛”、“恶魔之岛”、“罗曼斯岛”、“绮丽之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花之岛”等。

巴厘岛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玉米、椰子和咖啡。农业生产多以集体合作形式进行。可贵的是,巴厘一年接待百万访客来去,可依旧不改颜色,沧海仍是沧海,桑田犹然是桑田。在岛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梯田,其中改变的只有稻禾品种。巴厘的农作面积逾90%改种新品种。在人口拥挤土地稀缺的小岛上,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当地长期形成的水利设施和灌溉系统。

巴厘著名人文旅游景观

巴厘文化景观,也称“苏巴克”灌溉系统,始建于公元11世纪,由占地19500公顷的水稻梯田和水渠、水坝、印度教神庙等建筑物组成,至今仍正常运行,成为巴厘著名人文旅游景观之一。

灌溉系统是灌区引水、输水、配水、蓄水、退水等各级渠沟或管道,及相应建筑物和设施的总称。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管道及附属建筑物输水、配水至农田进行灌溉的工程系统。可分为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两类。由灌溉渠首工程,输水、配水工程和田间灌溉工程等部分组成。巴厘文化景观拥有五块水稻梯田和它们的水神庙,占地19500公顷。

“苏巴克”灌溉系统的几座神庙建筑中,水神庙是以“苏巴克(SUBAK)”闻名于世的由水渠、水坝组成的协作水管理系统的中枢,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9世纪。它位于百度湖畔,是一座建于湖边的庙宇,共有四座印度教庙塔,其建筑风格混合了佛教和印度教的特色。最有名的是临近湖边的两座塔。一座是建在一个圣泉之上的水中三层庙塔,祭拜的是求子女神,是农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庙塔之一。另外一座是祭拜湖水女神Dewi Danu,由于当地农民认为水神掌控巴厘岛南区的农业用水,所以此塔是当地人的主要精神寄托。由此不难看出,水神庙并不是用来搞迷信活动的玩意:星罗棋布的庙宇管理着当地的灌溉系统——这才是这些庙宇的真正功能。

在遗产地内还有一座18世纪的皇家寺庙(母神庙)(Royal Temple of Pura Taman Ayun),它是岛上同类型建筑中最大、最具震撼力的一座。母神庙是一处园林寺庙,建造于1634年。这里是孟威王国时代的皇家祭坛。寺庙内有很多的祭塔和29座祖先的神位。寺庙园林中有美丽的护城河和花园。

智慧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幸福三要素(Tri Hita Karana)”的哲学概念,是指真正的幸福要达到精神王国、人类世界和自然领域三者的相互结合。这一哲学思想是过去2000年多年中巴厘岛和印度文化交流的产物,促成了巴厘景观的形成,苏巴克灌溉系统建设与运行充分体现了幸福三要素的哲学思想。尽管供养岛上稠密的人口是一大挑战,但苏巴克体系所倡导的民主与公平的耕种实施原则使得巴厘人成了群岛中最多产的水稻种植者。

苏巴克灌溉系统,是田园景观性的文化遗产。田园景观在性质上非常贴近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就是在世纪交替之际产生的全新遗产类型。它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平衡关系,以强调地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充分体现世界遗产的原则及所主张的价值观。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8年第2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确强调,应将眼光放宽放远,加强研究和补充尚有欠缺的部分,如田园景观、传统乡村、当代建筑等。

“苏巴克”灌溉系统的申遗工作自2000年启动,2008年首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2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批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估认为,该灌溉系统体现了巴厘人精神信仰、现世生活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

9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印尼颁发证书,正式确认巴厘文化景观“苏巴克”灌溉系统为世界文化遗产。印尼教育与文化部部长努赫代表印尼政府接受证书,表示印尼将加大力度保护这一体现巴厘人智慧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相关参考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位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区阿兰胡埃斯,是西班牙中部最和谐的文化景观,2001年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体现了许多复杂的关系,例如人类活动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位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区阿兰胡埃斯,是西班牙中部最和谐的文化景观,2001年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体现了许多复杂的关系,例如人类活动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该景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该景

莫纳山文化景观

莫纳山文化景观,位于毛里求斯西南部,它山势险峻,一路探入印度洋,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一直是逃亡奴隶的避难所。200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莫纳山文化景观位

莫纳山文化景观

莫纳山文化景观,位于毛里求斯西南部,它山势险峻,一路探入印度洋,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一直是逃亡奴隶的避难所。200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莫纳山文化景观位

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

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是日本石见银山是日本战国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银矿山,产量曾高达当时全球的30%。在2007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描述:“位于日本

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

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是日本石见银山是日本战国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银矿山,产量曾高达当时全球的30%。在2007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描述:“位于日本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位于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兴都库什山区海拔2590米的小河谷中,考古遗迹主要以巴米扬石窟群为主。2003年,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位于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兴都库什山区海拔2590米的小河谷中,考古遗迹主要以巴米扬石窟群为主。2003年,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