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城区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澳门历史城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2005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澳门是一个繁华兴盛的港口,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从16世纪中叶开始,澳门就处于葡萄牙统治之下,直到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历史城区保留着葡萄牙和中国风格的古老街道、住宅、宗教和公共建筑,见证了东西方美学、文化、建筑和技术影响力的交融。城区还保留了一座堡垒和一座中国最古老的灯塔。此城区是在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中西方交流最早且持续沟通的见证。
历史变迁16 世纪中叶,因应中外贸易的新形势,明朝政府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及进行贸易,澳门由此发展成19世纪前中国主要的对外港口,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贸易活动的兴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由是诞生。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的城市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今天的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四百多年间,在这块城区内,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甚至非洲地区等等不同地方的人,带着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职业技艺,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澳门历史城区展开多姿多彩的生活,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这种机遇下,澳门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是当时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
东西方建筑的熔炉澳门历史城区是由22座位于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随著外国人的定居,他们把自己的建筑传统越洋带到澳门,使澳门成为近代西洋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建筑物,无不显露出与葡萄牙本土建筑的密切关系。事实上,文艺复兴后的一些主要建筑形式、风格,结合亚洲其它地区不同的建筑元素在澳门产生了新的变体,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有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里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
当中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其中著名的玫瑰堂,又名圣多明哥教堂,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作为欧洲国家在东亚建立的第一个领地,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城区内的建筑大部分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
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里,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历史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区。这些生活社区,除了展示澳门的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外,更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种中葡人民共同酝酿出来的温情、淳朴、包容的社区气息,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19 世纪,随著第一位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大陆,基督新教也以澳门为基地之一,积极开展传教活动,并由此创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这些传教士来自不同的修会,他们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成就。而作为基地的澳门,在各修会的努力建设下,开创了许多“中国第一”的事业,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所以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中国第一位新教徒蔡高就是由马礼逊在澳门为其洗礼。此外,由马礼逊编写的《华英字典》也是在澳门出版。而由新教徒在澳门开办的“马礼逊学校”更将近代西式学校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培养出容闳等著名学生,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作为贡献。由耶稣会在澳门开办的圣保禄学院(现已不存)及圣若瑟修院,为天主教在远东和中国的传教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中国籍的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另一方面,澳门民间的妈祖崇拜,表现了澳门与中国闽粤沿海居民妈祖信仰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澳门的妈阁庙在中国众多的妈祖庙中又别具特色。它既有中国以至海外妈祖崇拜传播和组织的典型特征,又因澳门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接触最重要的商港,使妈阁庙成为最早向欧洲传播妈祖文化的地方。
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重要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相关参考
澳门先民足迹澳门地区的考古发掘,特别是1995年在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发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经鉴定,证实是四、五千年前的珍贵古文物,与其同时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几年来在距离澳门不远的珠海地区出土的同
澳门先民足迹澳门地区的考古发掘,特别是1995年在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发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经鉴定,证实是四、五千年前的珍贵古文物,与其同时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几年来在距离澳门不远的珠海地区出土的同
澳门,简称澳,古称濠镜澳,或称濠江、龙涯门、海镜、镜海、妈港、梳打埠,曾属香山县管辖,明末为葡萄牙租地,清晚期为葡萄牙占领,1999年回归祖国,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它位于南海北岸、以及珠
澳门,简称澳,古称濠镜澳,或称濠江、龙涯门、海镜、镜海、妈港、梳打埠,曾属香山县管辖,明末为葡萄牙租地,清晚期为葡萄牙占领,1999年回归祖国,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它位于南海北岸、以及珠
澳门市的花地玛堂区即是以花地玛圣母堂为区域中心并以该教堂的名字命名的。花地玛堂区区开发最迟,过去一直是以农牧业为主的郊区,平民房屋也多集中于此。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澳门经济起飞,此区也迅速发展
澳门市的花地玛堂区即是以花地玛圣母堂为区域中心并以该教堂的名字命名的。花地玛堂区区开发最迟,过去一直是以农牧业为主的郊区,平民房屋也多集中于此。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澳门经济起飞,此区也迅速发展
望德堂按林家骏神父与潘日明先生的说法认为教堂初建于1568年,位于今疯堂街,在疯堂斜巷的对过处,亦即今圣母堂前地,是澳门城市初建早期的宗教活动中心以及市东区的居民聚居中心。因内奉圣母故此又称圣拉匝禄堂
望德堂按林家骏神父与潘日明先生的说法认为教堂初建于1568年,位于今疯堂街,在疯堂斜巷的对过处,亦即今圣母堂前地,是澳门城市初建早期的宗教活动中心以及市东区的居民聚居中心。因内奉圣母故此又称圣拉匝禄堂
圣老楞佐堂初建于1558年,1618年经过重建,1979年圣老楞佐堂再次全面重修。圣老楞佐堂位于今风顺堂街卑第巷的对过处,是澳门城市初建早期市南区的居民聚居中心。因圣老楞佐堂是葡萄牙人心目中的航海保护
圣老楞佐堂初建于1558年,1618年经过重建,1979年圣老楞佐堂再次全面重修。圣老楞佐堂位于今风顺堂街卑第巷的对过处,是澳门城市初建早期市南区的居民聚居中心。因圣老楞佐堂是葡萄牙人心目中的航海保护